意大利人用中文记录在华六年,梦与现实交织。
亚历,大学期间曾兼职做体育记者,2014年因报道南京青奥会首次来中国。2016年,在罗马读完传媒专业本科后搬到北京,从零开始学中文。在中国生活的六年期间,学过电影,做过群演,拍过广告。2020年,以ale为名开始用中文写作并在豆瓣发表,2022年起陆续在不同中文媒体发表作品。2023年初至今,在世界各地旅居,将遇到的人和事记录在个人中文专栏。
亚历,一个年轻的意大利帕多瓦人,1993年生,带着对中文的满腔热爱来到中国,他的故事开始于北京的街头,结束于上海的写作沙龙。他的旅程不仅仅是语言的学习,更是生活上的一种体亲身体验。
从万里之远的罗马来到北京,他从零开始认真学习起了中文。这种感觉,没有比看《欢乐颂》更好的方式去感受这座城市的脉动了。电视剧里的人物便成了他的老师,演员们的对话内容便是他学习中文的课本。在四川,他学会了用白酒来驱散冬天的寒意,白酒和翻译软件成为了他与当地人交朋友的桥梁。那种蹩脚的普通话录播客,记录了他学习中文进步的瞬间。
在北京电影学院,他学的不仅是电影各方面的知识,还有要适应在中国生活各种技能。文化上的差异,让这位初次来到中国的意大利小伙有着种种的不适应,但他还是坚持跟着宿管阿姨学切菜,如何去烹饪中国菜,努力地融入校园生活,同时,也见证了那些外国群演为了一个角色可以多么用心。在广州,广告拍摄的生活节奏让他体验到中国式的热情和人情味。喝早茶的宁静和杀青后的狂欢,成了他生活中的调味剂。
在上海的时光对这位意大利小伙来说,则是另一种不一样的生活体验,他把客厅变成了一个文学沙龙,这里不仅仅是写作的地方,更像是一个临时家庭的温暖所在,述说着这位意大利小伙对文学的热爱。在海南的夏天,他和朋友一起去三亚看蓝蓝的清澈的大海,当然还有当地著名的标志性建筑-南海观音,努力寻找那些微小的美好,让这些记忆保存在脑海里,因为这些都是他在异乡的慰藉。
亚历通过自己在中国的亲身经历都记录下来,这些文字不止于记录生活,它还研究了意大利文化和中国文化如何更好地相融合。学习中文不仅仅是掌握一种语言,更是对新身份的一种探索。所以,语言便成了他理解中国社会和自己内心世界的最好的工具。那些在疫情期间的孤独,透过文字的表达变成了与他人连接的桥梁,每一次通过文字和他人交流都是一次对自我认知的加深。
他的书中,不仅有他在中国生活的种种美好的片段,更有对荒诞、希望和幸福有更深刻的思考。当很多人面对生活压力无从下笔时,亚历用黑色幽默和冷静的观察记录下了一个个细致的瞬间。酒店前台的阿姨、食堂打菜的小哥、维修大叔在他的笔下有了自己不一样的故事,他们不再是生活中匆匆的过客,而是有血有肉的人。
这本《我用中文做了场梦》不仅仅是记录亚历在中国的亲身经历的各种故事,它也映射出许多在异国他乡生活游子的共鸣。通过语言的学习,他经历了中国与意大利文化的冲击与融合,体现出一种跨文化的视野。这是一本关于成长、理解和连接的书,向我们展示了在异乡的日子如何塑造了一个意大利人的中文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