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类简史

作者 ABC

尤瓦尔·赫拉利的“人类简史”,读来真像一场穿越时空的思想实验。与其说这是历史书,不如说是对人类存在意义的终极追问。赫拉利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历史学家,他更像一位冷静的未来学家,以一种近乎冷酷的视角,解剖人类的过去、审视当下,并大胆预测未来。

《人类简史》从智人的崛起讲起,梳理了认知革命、农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等关键节点。他并非简单罗列史实,而是试图解答:为何是智人,而非尼安德特人,最终主宰地球?赫拉利提出,智人胜出的关键在于其虚构故事的能力。宗教、国家、货币,本质上都是我们共同相信的故事。正是这些故事,将原本分散的个体凝聚成大规模协作的群体。

想想看,我们相信货币的价值,愿意用劳动交换。但如果集体信念崩塌,货币瞬间沦为废纸。这种集体想象的力量,既强大又脆弱。更进一步说,这种“虚构故事”的能力,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。例如,虚假信息的传播,利用的就是人们对故事的信任,从而操纵舆论,甚至引发社会动荡。

读完《人类简史》,你会意识到,我们习以为常的很多事物,都并非自然存在,而是人为建构的。这种认知,会让你对世界产生一种全新的、更批判性的视角。

如果说《人类简史》是对过去的深刻反思,那么《未来简史》则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。赫拉利将目光投向21世纪,探讨人类面临的新议题:永生不老、幸福快乐和成为具有“神性”的人类。他认为,科技进步有望攻克瘟疫、饥荒和战争等难题,但同时也将带来新的挑战,例如人工智能的崛起和生物技术的突破。

他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:当机器比我们更聪明,当我们可以随意改造自己的身体,人类的意义又在哪里?他甚至预测,未来可能出现一个“无价值的群体”,他们既无经济价值,也无政治影响力,被边缘化。

这个预测并非危言耸听。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,数百万出租车司机可能面临失业。如果他们无法适应新的工作岗位,缺乏再培训的机会,他们很可能沦为赫拉利所说的“无价值的群体”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这种趋势可能会加剧社会不平等,甚至导致社会撕裂。

《今日简史》则聚焦当下,直面我们今天面临的挑战。赫拉利认为,科技颠覆、生态崩溃和核战争是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三大威胁。他强调,在这样一个分化的世界,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维护人类自由和平等的全球社群。

他特别关注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的发展,认为这些技术正在颠覆原有的社会结构和分配方式。他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:当数据巨头比我们更了解自己,当“在线”成为一种生存方式,我们该如何规范数据的所有权?

例如,社交媒体平台通过收集用户数据,可以精准推送广告,甚至影响某些结果。这种数据垄断不仅侵犯了个人隐私,更像一颗潜伏的炸弹,威胁着国家制度的根基。我们需要建立更完善的法律法规,保护个人数据,防止数据被滥用。

读完这本书,我既感到兴奋,又感到焦虑。兴奋的是,人类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;焦虑的是,我们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的严峻。赫拉利没有给出标准答案,而是引发我们更深入的思考。他让我们意识到,人类的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,我们必须认真思考,我们想要什么样的未来,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去实现它。

赫拉利的这本书,与其说是对未来的预测,不如说是对当下人类的警醒。当科技的飞轮加速转动,当“智人”的定义面临重塑,我们该如何自处?我们又将如何定义“人”的价值?这或许是赫拉利留给我们最深刻的思考题。

豆瓣链接:https://book.douban.com/subject/25985021/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xebook.net/人类简史.html

相关文章